This is a draft cheat sheet. It is a work in progress and is not finished yet.
裁判员基本要求
1. 坚持原则 |
2. 精通业务 |
3. 严格的组织纪律 |
4. 具备一定的体能、技能 |
户外裁判员工作的特殊性
1、裁判工作 |
4、协调工作 |
2、保护工作 |
5、救援工作 |
3、后勤工作 |
6、其他工作 |
竞赛规程
定义:组委会制定,以赛定规程,一赛一规程 |
主要内容:竞赛名称、目的、任务、时间、地点、主办单位、承办单位 |
基本原则:可行性、公平性、稳定性 |
竞赛规则
体育单项协会制定,某一体育项目竞赛的“通则” |
基本功能:制约、协调、促进 |
基本原则:权威性、可操作性、稳定性 |
赛事评价体系
安全、顺畅、精彩 |
四个满意:地方政府、群众、运动员、媒体 |
|
|
3+X
1、纵向攀爬或下降 |
2、横向长距离大强度位移 |
3、户外技能 |
一定难度、技术全面性、观赏性 |
山地户外多项赛
在山地自然场地中进行的两个以上项目组合而成的竞赛 |
1、多个项目;2、连续进行;3、无机械动力 |
分为S级山地户外多项挑战赛,L级探险越野赛 |
探险越野赛(L级)高危
超过42.195公里 |
海拔超过3500米 |
涉及夜间行进 |
使用绳索、上升下降器械 |
分为A专业、B爱好者、C大众级 |
山地越野跑分级
S1 |
<25KM |
<3500 |
S2 |
<25KM |
>3500 |
B类高危 |
M1 |
25<M1<42 |
<3500 |
M2 |
25<M2<42 |
>3500 |
B类高危 |
L1 |
42<L1<100 |
<3500 |
B类高危 |
L2 |
42<L2<100 |
>3500 |
A类高危 |
XL |
>100KM |
|
A类高危 |
登山赛
海拔3500米以下山地自然场地,低海拔向高海拔攀登,非高危 |
S级<3KM<M级<10KM<L级<30KM<XL级<42KM |
|
|
交替站
项目与项目进行转换的站点 |
交替站TA、检查点CP、补给点SP |
设置的原则:公平性、顺畅性、封闭性 |
直通I型站、环形U型站;一次性、重复式; |
两两检查制度
检查运动员穿戴安全装备情况 检查运动员安全装备与绳索之间连接情况 |
每个环节必须有两名裁判独立进行检查 |
交替站风险控制
TA1必须在起点发枪前1小时完成布置 |
观察运动员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继续参赛 |
必须手动记录运动员进出站时间 |
赛事风险控制
风险与安全是对立统一关系 |
高海拔1500-3500,超高海拔3500-5500 |
风险因素:自然、人为、突发、耦合 |
|